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书页上的香港电影 (凤凰周刊2011年第07期‧三地书)

书页上的香港电影

(凤凰周刊2011年第07三地书)

港產片一度雄踞亚洲市场,在回归后一度归于沉寂,但随著近几年间不断涌现中港合资的商业製作,加上本土电影呈现復兴的势头,香港电影重新成为大眾关注的焦点,而新一代香港电影也渐渐脱离旧日大量生產的「港產片」形象,试图寻找与时代关怀或时尚旨趣相涉的题材探讨﹔从另一方面看,不单看香港电影的观眾多了,连相关的讨论也热闹不少。


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电影所惯用的功夫及黑帮题材为国际所认识,无厘头搞笑题材为国内欣赏后,香港电影开始停滞不前,这或多或少与香港电影业界自满于固定风格,以致不断粗制滥造以图利﹔另外,七、八十年代以功夫、搞笑、黑帮等题材为主的商业电影,其深具本土特色的创作模式到了九十年代已开始僵化。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的香港观众,因为港产片质素下降而选择了外国电影,加上网络世界的出现,令大家不愿掏荷包看港产片,国内观众也因为国内商业电影的崛起而不再需要港产片。


在回归以后,香港电影似乎经短暂的复苏,其成功与否至今尚难定论,但已唤起人们重新论述电影文化。回顾刚结束的2010年,香港出版界也涌现不少关于电影的新书,内容从影迷杂感到近几年香港电影研究,内容亦因为作者的学术背景和关注问题而有所不同。这方面在那些兼职影迷的文化人身上尤其明显,电影既然是从现实中抽身的幻想时光,观眾的个性和学术背景也会立即塑造出独特的电影经验。


就这类从影迷角度写成的书来说,李欧梵的《文学改编电影》讨论电影的脉络从上一代人的审美经验出发,李欧梵的专业是人文学科,所以也选取了杂感形式讨论文学改编的电影。他所关注的题材也是文学主题在电影中的重现,或者对于文学素材的改写和超越。基于李欧梵的审美趣味,他所选择的文学/电影,几乎全都带有上一代人的浪漫情怀,例如珍‧奥斯汀的小说、莎剧、《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齐瓦哥医生》、《罗丽塔》,及张爱玲小说等。


李欧梵这种看电影的角度,最终以文学为主角,侧重于文本改编成电影的过程,电影对文学的詮释问题,或将文学改编电影的修辞,最多把电影视为文本,却没有提出电影本身也有不可知的生命力。朗天的《永远不能明白的经典电影》,则把电影文本视为一神圣客体,作者属于年轻时接触新浪潮电影的一辈人,亦与许多同辈影迷一样,在成长期间多少受书中枚举导演的作品所啓蒙,安哲罗普洛斯、奇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等人的电影一直是他们美好的电影经验。对于朗天来说,电影就是哀乐无常的人生,或者就像安哲罗普洛斯在电影《永恒与一天》裡表现的人生旅程,标题「永远不能明白的」就道出了电影给观眾的神祕体验。


虽然两者角度不同,但也有一共通点﹕他们都是从个人的喜好出发,主观地写出对电影带给他们的感觉,这些电影或能引发高雅文学的联想,或能促成对人生的反思,却与大多数香港电影的社会性题材及时尚特质格格不入,所以香港电影也不是他们关注对象。虽然朗天也写周星驰的电影,但已不是他在九十年代主演的港式通俗喜剧,而是他最近自导自演且以国内观眾为对象的转型期作品﹕《长江七号》。有趣的是,朗天认为周星驰在工场上跌下却被超能狗救活的一幕,可象徵周星驰港式喜剧之死并转为悲喜剧之重生,但这种悲喜剧的文化背景却不属于香港,《长江七号》的主要对象也不是香港观眾。朗天也讨论了刘镇伟的《月光宝盒》、《仙履奇缘》及《超时空要爱》,他的电影在否定思维下展示了一种现代人的爱情「缺席」,他在讨论中採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更益发显示书中的个人视野。


李欧梵和朗天恰好代表两类嗜好非主流电影的小眾观赏者角度,他们的着眼点并非香港电影,但如果没有这些入迷的观众,就不会不断涌现大量向外国作品取经用的香港导演。而汤禎兆的《香港电影夜与雾﹕创意是这样炼成的》,则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出发,探讨近几年来香港社会电影的路向,却比较贴近大眾读者的想法,他对「创意」的观察集中于情节与角色的个性设定,而不是电影画面的形而上召唤或电影重构文本的修辞。


《夜与雾》也充满了「人」味,与上述两者相比较为「大众」,读者不单跟著作者阅读香港电影,也跟著作者从电影揣摩许鞍华、刘镇伟、王家卫等导演的心思,甚至体会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人情。对于曾经一蹶不振的香港电影,汤祯兆尝试去谅解它、欣赏它,而不是去批判它,例如对王祖蓝和薛凯琪主演的〈人间喜剧〉,作者并没有因为剧情的胡闹和女主角的稚嫩演技而忽略电影丰富的意涵。有趣的是,杜汶泽在电影中饰演来自中国北方的杀手,在电影中有一句对白﹕「究竟是电影影响了杀手,还是杀手影响了电影。」竟令作者联想到国内观众对香港电影不离不弃的支持,才令香港电影熬过了低潮岁月。


只有一个原因﹕汤祯兆对香港电影充满热忱,像一般影迷般享受其中,拒绝戴上文化评论或精神分析的面具去解读香港电影,而是像普通影迷般将香港电影与人性和社会潮流并置。正如喜欢周星驰的他,对于南都出版书籍《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的文化解读》以文化现象角度去分析周星驰现象时,便很不解。


但若论香港电影几年来依然积弱的原因,则不能不说彭丽君的《黄昏未晚》。这是一本偏学术的电影著作。作者以深厚的理论根柢,将香港电影视作一个主体来看它在九七后的窘境。作者指出,当香港发展成一个国际都会时,电影制作讲求「跨国性」,香港及香港电影也同样失去了自身特色。成龙是解释香港跨国形象的最佳例子,他以滑稽的武打动作不断演出同类题材及格式的电影,名声传到外国外。九七回归后,成龙为政府担任旅游大使,与李小龙一样成为后者心中的旅游景观,他们的例子也可以说明香港电影制作人全球化趋势下争相走出本地,但也失却了自身的特色。吊诡的是,作者也指出香港电影的本土性的核心正好是跨国性(反之亦然),杜琪峰电影的本土特色正是国际欣赏的亮点。


九七以后,香港电影试图摒弃陈腐的形式,重新探索题材及手法,例如相对于以前大众化商业电影,许多九七后的独立电影明显批判传统,如〈飞沙风中转〉嘲讽香港电影中的黑社会形象。但作者也说过在全球化商业制作和创意生产之间的探索过程是困难的,她以洛枫对陈灭《抗世诗话》的讨论作总结,指出批判性而不是强化自我或地方主义,才是清晰的「本土意识」。也许,只有不断向全球电影取经,作不落窠臼的实验,才是香港电影的生机。


书名﹕《文学改编电影》

作者﹕李欧梵

出版﹕(香港)三联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

定价﹕港币85圆


书名﹕《香港电影夜与雾﹕创意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汤禎兆

出版﹕生活书房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定价﹕港币78圆


书名﹕《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

作者﹕彭丽君

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定价﹕港币100圆


书名﹕《永远不能明白的经典电影》

作者﹕朗天

出版﹕Kubrick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定价﹕港币88圆


沒有留言: